瑞士资深教育专家艾哈德博士:如何让孩子充分体验中西文化

  面对全球一体化、资讯化冲击,瑞士教育火速赶上时代步伐展开国际化改革。改革是否行之有效?在瑞士的中国家庭应该怎样在教育中使孩子充分体验中西文化,更好地立足于未来社会?

  记者有幸在一次教育交流会议中就以上问题采访了瑞士资深教育专家艾哈德博士。

  皮特·阿莱克斯·艾哈德(Peter Alex Ehrhard)博士是瑞士和欧洲的资深教育家,2001年获教育界至高荣誉勋章。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令他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教育事业,并且在2002年创办了促进中瑞教育交流的PERIPLUS国际培训顾问公司。

  记者:瑞士目前的教育改革主要在哪些方面展开?

  Dr.Ehrhard:我主要谈谈四个方阿面:1、全方位多媒体教学小学开始引入IT教学,学生上网进行资料搜寻分析,小学之间建立数据资料共享系统。在中学,教师布置专题作业,学生可以上网与外国伙伴学校的同学一起完成。高中学生通过多媒体软件自学某些课程,这也为将来大学独立学习的转变提供了适应期。

  2、与世界接轨的学习模式小学生通过更多游戏和参观,了解、认识世界各地的语言、艺术和文化习俗。中学阶段加强与不同区域的外国伙伴学校互动交流,包括交换生、双方探访、参与相同的文化工程等,以习惯在国际环境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一起学习和工作。

  3、宗教课各州依然独立处理宗教课问题。我赞成小学保留宗教课,但必须改变单一的基督教内容,应该加入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等宗教和种族来源的介绍,让孩子从小认识世界的多元化,培养宽容的、懂得接纳文化差异的性格。

  4、英语课新的HARMOS协议里已有决定,各州未能就小学三年级设置英语课达成共识。我个人觉得很遗憾。英语的词汇语法兼备德语和法语的特点,但入门比其余两者更容易,对于儿童作为第1外语学习很有益处。而且统一英语课的标准更有利于儿童的发展。试想如果孩子从索洛图恩州(Solothurn)转学到苏黎世州(Zürich),他就可能浪费了2年学习法语的时间并且对英语无所适从。

  记者:未来社会需要怎样的新型人才?

  Dr.Ehrhard:国际化人才,知识方面多元化、跨专业、跨领域;技能方面精于实践创新、善于沟通合作、灵活应变和运用媒体资源;品格方面谦虚宽容、无惧新环境新挑战、随时准备更新固有知识。

  记者:为什么瑞士教育很适合培养国际化人才?

  Dr.Ehrhard:瑞士的学生至少通晓二、三门外语,他们在各种国际机构实习机会较多。政府高度重视职业培训和终生培训,从各方面保证教学质量;例如学校使用先进的仪器和多媒体教程,教师必须定期接受再培训。

  记者:来自中国的人才有哪些优点与不足?

  Dr.Ehrhard:首先是中文优势,其次在记忆、合作、自控能力方面很优秀,接受西方教育的学生根本无法比拟。不足是实践中欠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例如某些旅游学校的学生,他们能在外国游客面前流利地背诵所有英文资料,但当游客提出资料以外的问题时,却不知所措。

  记者:中文教育有利于孩子学习吗?

  Dr.Ehrhard:比起知识,健全人格更是通向成功和幸福的保证。家庭教育对品格发展至关重要。我认为世界上每个父母都应该使用母语与孩子沟通。用任何一种非母语进行家庭教育都是低效率甚至肤浅的,只有母语才能准确微妙地传达感情,才能真诚地有效地帮助孩子建立健全的人格。

  一些中瑞结合的家庭,为了方便父母间的沟通而选用英语作为教育语言,我觉得很遗憾。中文博大精深,是学习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除非孩子从小在生活中有学习和练习的机会,否则日后很难正确使用中文;运用母语的表达沟通能力和运用外语的能力同样重要!我建议让孩子从小学习常用汉字的书写(约三千字),对于将来,这是一笔很宝贵的财富。

  记者:如果父母双方都是中国人,怎样让孩子更好地学习西方文化和融入瑞士社会?

  Dr.Ehrhard:首先父母本人要以身作则,保持好奇、宽容、开放的心态,积极融入瑞士社会。放下某些与西方思想没有任何交集的例如“面子文化”的包袱,抛开对西方文化的成见;从各种途径认识瑞士的历史和传统,尝试从西方的思想角度理解瑞士人的行为,以符合瑞士社会习惯的方式进行活动。

  当人们对中国文化习俗表现不理解的时候请耐心解释,不要轻易放弃沟通的机会;在家庭以外尽量以瑞士通用语言与本地人沟通。除了华人团体的活动,也积极参与瑞士本地人组织的文化活动;至大限度地帮孩子建立瑞士人的交际圈,让孩子在学校以外参加更多兴趣俱乐部。这样,从孩子到父母本人都会在瑞士的日常生活中获得更大的满足感。

  记者:西式教育重视实用、自我喜好及个人发展。中式教育看重功名,父母意愿及家族传承。这两种模式各自利弊在哪里?生活在瑞士的中国家庭应该怎样取得平衡?

  Dr.Ehrhard:在我看来,“弊”是过分和极端的同义词,太自由或太拘谨都是“弊”。

  1968年法国“反权威”教育改革之后,西方教育比以往更强调自由,学生享有很大自主权,但是在品格教育上却种下恶果:自我主义的恶性膨胀大大减低了合作与沟通的能力,某些年轻人错误认为自由就是没有界限,什么都可以做。现今瑞士社会存在比以往严重的青少年毒品、暴力等问题,教育应该负部分的责任。

  我非常欣赏中国文化里尊重长辈、谦虚自持、勤勉不息等传统。在瑞士的中国家庭应该把这些价值观始终贯彻在家庭教育当中;同时,不能把教育的目光单单放在将来的“钱途”上面。

  应该让孩子在适当的学习压力下自由、全面地发展,让他们充分从瑞士教育里获得独立思考和应变创新的能力。我很同意一个说法:精通中西语言、兼备西方理性和东方美德、懂得运用西方科技和东方哲学的人,就是未来社会最需要的近乎完美的人才。

免责声明
1、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百度等常用搜索引擎,我方非相关内容的原创作者,也不对相关内容享有任何权利 ;部分文章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我方重申:所有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知识产权归该权利人所有,但因技术能力有限无法查得知识产权来源而无法直接与版权人联系授权事宜,若转载内容可能存在引用不当或版权争议因素,请相关权利方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方迅速删除相关图文内容,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因文章中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 。未尽事宜请搜索"立思辰留学"关注微信公众号,留言即可。
[瑞士资深教育专家艾哈德博士:如何让孩子充分体验中西文化] 文章生成时间为:2021-12-01 23:52:24

立思辰留学专家答疑 - 让专家主动与你联系!

为了节省您的查找时间,请将您要找的信息填写在表格里,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并提交,我们的顾问会主动与您联系。

意向地区:
您的姓名:
联系电话:
验证码:
联系QQ:
咨询问题:

微信小程序

  • 留学资讯

    留学资讯

  • 大学排名

    大学排名

  • 留学费用

    留学费用

  • GPA查询

    GPA查询

  • 汇率对比

    汇率对比

  • 地图选校

    地图选校

更多

推荐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