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迫于国内高考压力还是想接受国外更高等的教育,出国留学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的选择。
瑞士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吸引了全世界的游客,同时当地的旅游和酒店行业也非常发达。瑞士的国家教育也是全球知名,分为公立和私立大学。公立大学有10多所,隶属于联邦政府管辖,主要是德语、法语授课。私立大学在瑞士有200多所,其中主要是以酒店管理、工商管理为主,这些私立大学为当地学生和国际留学生提供英语授课,教学水平和质量比较高,瑞士酒店管理学校毕业的学生往往能够得到世界各国星级宾馆的肯定和认可。
很多学生都会咨询到瑞士苏黎世大学到底怎么样?瑞士苏黎世大学跟东北大学对比哪个好?好不好申请?现在立思辰留学360就拿瑞士苏黎世大学跟东北大学来做下比较!让大家更清楚的了解瑞士苏黎世大学!
一:院校概况:
苏黎世大学已经成为一座享有国际声誉的教育和科研中心。共分为7个学院:神学院、法学院、经济学院、医学院、兽医学院、文哲学院、数学-自然科学院。苏黎世大学在分子生物学、大脑研究和人类学等领域具有开拓性的研究实力。其大学医院和兽医医院,也具有一流的设施和科研实力。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X射线的发现者伦琴是以及"世纪伟人"爱因斯坦均在苏黎世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东北大学:东北大学简称东大(NEU),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理工类研究型大学,坐落于东北中心城市沈阳,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由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三方重点共建,先后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等,为“21世纪学术联盟”成员高校,是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最早设立研究生院的三十二所高校之一、研究生招生三十四所自主划线高校之一,是中共中央1960年、1978年确定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务院在1981年首批批准的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
二:著名人物:
苏黎世大学:
诺贝尔奖得主:
年份 领域 得主 苏黎世大学渊源
1901 物理 威廉·康拉德·伦琴 博士(1867)
1902 文学 特奥多尔·蒙森 教授(1852-1854)
1913 化学 阿尔弗雷德·维尔纳 教授(1893-1918)
1914 物理 马克斯·冯·劳厄 教授(1912-1914)
1921 物理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博士(1906)及教授(1909-1911)
1933 物理 薛定谔 教授(1921-1927)
1936 化学 彼得·德拜 教授(1911-1912)
1937 化学 保罗·卡勒 教授(1918-1958)及校长(1950-1951)
1939 化学 拉沃斯拉夫·鲁日奇卡 讲师(1920-1925)
1949 医学 瓦尔特·鲁道夫·赫斯 讲师(1913-1916)及教授(1917-1957)
1987 物理 卡尔·米勒 讲师(1962-1970)及教授(1970至今)
1996 医学 罗夫·辛克纳吉 教授(1979至今)
东北大学:
马培华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务副主席
阎明复
中共第十三届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华慈善总会会长
陈雷
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部长
李立国
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部长
李佳
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党校校长
黄晓薇
中共第十八届中央纪委常委、山西省委副书记
孙大发
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委员,上将
刘振华
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陈光毅
中共第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届中央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
刘玉浦
中共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深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
李树文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常务副主席(正部长级)、书记处书记
焦开河
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六届执行委员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巨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
孙华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局党组成员
金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党委委员
武连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
崔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全国妇联副主席(兼)
胡太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大检察官,陕西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党组书记
王阳
辽宁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
刘国强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辽宁省委员会副主席、党组成员
刘强
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
陈海波
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哈尔滨市委书记
三:历史进程:
苏黎世大学是瑞士规模最大、课程范围最广泛的大学,创建于1833年,但它的历史却可以追溯到1525年,以及新教改革家乌尔里希·茨温利的时代。《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就把它的建校时间定为1523年。
第一年的学生不到200人。
1833年,原有的神学院、法学院和医学院合并,与新成立的哲学院一起组成苏黎世大学。这是欧洲第一个由民主国家而不是由封建君王或教会创办的大学。第一年注册的学生是:神学16人,法学26人,医学98人,哲学21人。
教师是26位教授和29位讲师。当时的创建人雄心勃勃,梦想着有一天这所州级大学能成为瑞士联邦大学。
但这一点也不能影响它成为一所综合大学的最终目标,大学的精神之父、后来的古典哲学教授约翰·卡。
斯帕·冯奥雷利毫不含糊,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必须建一所苏黎世大学,而且必须让它,只能让它成为瑞士大学。
1933年百年校庆,苏黎世大学学生达到2033名。1973年突破10000名,1983年达15000名,1989年突破20000名。
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1928年8月至1937年1月,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任校长。“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被迫迁徙北平、开封、西安、四川三台等地。在此期间,广大师生积极参加爱国抗日运动,是一二·九运动的先锋队和主力军。1950年8月,沈阳工学院、抚顺矿专和鞍山工专合组为东北工学院。1993年3月8日,复名为东北大学。东大建有中国第一个大学软件园,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第一家上市的校办企业。
四:大家最关心的,院校排名:
苏黎世大学:
国内高校排名
全球高校网(4ICU)国家高校排名 第4名
全球高校排名
美国《新闻周刊》世界100强大学排名 第46名
韦伯麦特里克斯网(Webometrics)世界大学排名 第381名
法国巴黎高等矿业学院世界大学排名 第32名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学排名 第106名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排名 第58名
全球高校专业排名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QS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专业大学排名 第82名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QS艺术和人文科学专业大学排名 第104名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QS技术专业大学排名 第194名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QS自然科学专业大学排名 第113名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QS社会科学专业大学排名 第105名
东北大学:2011年-2015年12月,东北大学共获得国家级特色专业15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课程15门,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18种。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5篇。学生获得创新创业竞赛国际大奖305项、国家级奖励1306项、优秀创新创业项目1535项,专利近300项,共有29家学生创业企业落地。
2012年,采矿工程、冶金工程、生物医学工程3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和软件工程3个本科专业获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
五:科研水平:
苏黎世大学:
2013年5月24日,闽江学院新华都商学院(瑞士)在总理李克强与瑞士联邦主席毛雷尔的见证下与【苏黎世大学】签署《关于国际化人才联合培养的战略合作协议》。该项协议商定双方将在课题研究、游学互访、课程模块及GEMBA项目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此次签署的教育合作协议是闽江学院新华都商学院(瑞士)与瑞士苏黎世大学签署的关于国际化高端人才培养的协议。这不仅是新华都商学院(瑞士)这家中国在欧洲首家独立注册的商学院在国际化步伐上又一重要行动,更重要的是为中瑞教育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新华都商学院理事长何志毅表示,教育合作协议签署不仅标志着中瑞双方全面教育交流的开端,同时体现了世界对于中国30多年经济建设成就的认可,更是彰显了中国的国家“软实力”。
合作协议彰显双方平等地位国家软实力获认可亦如总理访瑞签署经贸、金融合作协议彰显国家硬实力,新华都商学院与苏大签署的教育协议凸显中国“软实力”的增强,在金融、经贸之外,中国的教育、文化等也正在不断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对于拥有漫长发展历史的中国而言,5000年文化积淀奠定了我国软实力坚实的基石,然而作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直接产物,商业教育成为新时代背景下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在经历了改革开放经济快速成长后,我国的硬实力毋庸置疑,然而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我国商业教育由于诸多原因,一直未能得到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真正认可,尤其是在体现综合实力的国际化方面,多数局限于与海外商学院合作办学或战略性的师资力量合作,甚至被贴上“海外贴牌”与借靠名气的标签。开创中国商学院欧洲独立办学之先河的新华都商学院,以开拓创新精神和前瞻性办学定位赢得瑞士商业教育界的认可,并代表国家与拥有顶尖商业教育水平的苏黎世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成为中国软实力提升直接体现。
东北大学:历史上,东北大学师生曾是“一二·九”运动的主力和先锋,在建设时期,学校先后研发出国内第一台电子模拟计算机、第一台国产CT、第一块超级钢以及钒钛磁铁矿冶炼新技术、钢铁工业节能理论和技术、控轧控冷技术、混合智能优化控制技术等一大批高水平科研成果。
2011年-2015年12月,学校承担各类科技项目5126项,获各类科技奖励230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4项,省部级一等奖44项;获得国家专利1050项,其中发明专利814项;被三大检索收录的论文共14644篇。
学校科技经费自1995年突破亿元以来,连年攀升。
1999年东北大学的全口径科研经费为2.04亿元,居全国高校第六位;
2000年达2.72亿元,人均科研经费19.22万元,是“九五”初期的2倍;
2002年全口径科研经费为3.28亿元,人均22.69万元[2]。
2015年,学校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123亿元,科技产业综合指标名列全国高校第三位
了解了这么多,那么苏黎世大学好不好申请呢?
苏黎世大学申请条件:
中国留学生基本条件
英语授课的硕士专业要求托福100分以上,附加GMAT成绩。
高中毕业加两年大学学历,必须通过瑞士瑞士大专院校(如:瑞士弗里堡大学预科班)录取考试(五个科目)(请参阅链接<<语言等级和分类>>和大学预科/语言学校)。本科教育授课语言为全德文授课,研究生教育部分专业为英文授课。
要求是如果通过德国歌德学院高级德文水平考试。可不必考德文进入苏黎世大学学习,或者通过苏黎世大学德文考试。
申请期限
秋季学期截止4月30日
春季学期截止11月30日
学费
苏黎世大学每年学费为1578瑞士法郎。
生活费用
苏黎世大学官网上的指导生活费用为每月2000瑞士法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