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留学360了解,2015年是瑞中两国建交65周年。在这段友谊的长流中,瑞中两国的不少城市也结成了“友谊城市”,并为彼此增添了不少美好的风景。 同时也为去瑞士的留学生带来了福利,就是在签证的时候是免签证费的哦。要去瑞士的小伙伴们抓紧时间哦
上海 - 巴塞尔
2007年巴塞尔和上海缔结姐妹城市关系,成为瑞中友好城市中亮眼的一对姐妹花。自2011年起,巴塞尔与上海开启了一项青年管理人员互换项目。这一项目在巴塞尔-上海友好城市框架下进行,由巴塞尔市政府与中国国资委联手创办,对中国青年管理人员来说,这是向瑞士学习严谨企业文化的一个好机会。对瑞士企业来说,这是一个感受中国文化的大好机会。这些来自中国青年管理人员由中国国资委下属的各个企业选派,在瑞士的培训及生活费用都有国内的公司提供,巴塞尔市政负责为他们提供实习单位,一般情况下,尽量安排在比较对口的单位。
现在巴塞尔的许多企业都纷纷参与这个项目,最初这一互换项目局限在巴塞尔市政的行政管理部门内进行,现在已有很多巴塞尔企业加入进来:罗氏、诺华、巴塞尔银行、IWB、西北专业学院、Bründler建筑公司和Sympany保险公司。
昆明 - 苏黎士
1980年,苏黎世美术馆在欧洲首开先河,举办了西安兵马俑展。在苏黎世与中国官员的初次接触下,产生了与一座中国城市结为姐妹城市的想法。两年后,在昆明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从1987年起,苏黎世开始提供饮用水供应与废水处理方面的专业技能。
此后,两座城市间的合作不断加强,其内容远远超出传统友好城市的合作领域。联邦政府也通过瑞士发展与合作署(DDC)大加协助,后者每年为两市间的合作项目提供25万瑞郎(约合167万元人民币)资金,苏黎世市只需在城市化、机动化、水处理、环保与可持续性发展等领域提供专家支持。同时,两市间还开设了常驻艺术家的项目。
建立友好城市并不难,一个城市可以甚至可以有几十个姐妹城市,但如果问起当地市民,叫得全这些友城名字的,恐怕不多。然而苏黎世人知道中国西南角的“小城”昆明,尽管苏黎世已经有了旧金山和文尼察这2个友城,但利马特河畔的中国园,还是让苏黎世人对这个有着720万人口的中国城市昆明,充象。
黄山 - 少女峰
说起屯溪中学与因特拉肯高中的友好学校关系,还要提到因特拉肯高中的老校长赫尔穆特·莱辛(Helmut Reichen)先生,早在中国刚刚改革开放的上个世纪70年代,莱辛先生就作为少有的几个外国人去了中国,并与北京、上海、黄山的三所学校达成了友好的盟校关系。所以是先有这种校际之间的友好关系,后来才发展到政府层面的合作关系。“这种关系并不只存在于纸张上,而是真正活着的,”该中学时任校长克利斯朵夫·阿曼(Christoph Ammann)告诉瑞士资讯swisisnfo.ch。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10年来因特拉肯高中每两年就与黄山屯溪一中进行一次学生互换,中国的孩子来到因特拉肯高中,与瑞士的学生们一起上课,课余时间游览少女峰,感受瑞士的学生生活。而因特拉肯高中的学生也会去中国体验生活。虽然两校的校长都在换,但这个传统一直延续了下来。因特拉肯高中也是瑞士少数几所为学生提供中文选修课的学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