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的交通系统很发达,尤其是瑞士铁路,一向以安全准时而著称。同时,瑞士铁路系统又与邮车、各轮船公司紧密合作,组成了一张密密的公共交通网络,即使是偏远的小山村,也能轻松到达。瑞士的铁路有几个非常显著的优点:准时、方便、快捷、干净、舒适。
一、先说说准时
2008年底,SBB(Schweizerische Bundesbahnen 即为瑞士联邦铁路的德文缩写),由于运行准点率由前一年的95.9%降到95.8%,下降了0.1个百分点在瑞士国内而饱受批评,这在世界其它任何国家都是不可想象的。我曾看到过一个英国记者幽默的写道,如果大英帝国的国家铁路能达到这样的目标,一定会高兴得翩翩起舞了。(注:当年英国全国的火车准点率为90.6%)而尤其要说明的是,欧盟铁路联盟,曾对于火车的准点率进行界定说明:不迟于5分钟范围均视为准点,但是特此注明除瑞士境内的伯尔尼——苏黎世主干线外,因为严格的瑞士人有自己的一套标准:相差在3分钟范围内视为准点。
二、方便、快捷
瑞士铁路密度为122公里/千平方公里,是欧洲铁路线最稠密的国家。有人说在瑞士换乘火车就如同换部电梯,在我看来,这个比方一点不为过。在瑞士乘坐火车非常之方便,不仅在于它四通八达的线路,一些小山村里都通火车,更在于时间表的安排和管理,考虑得非常精确非常周到。曾经有数据显示,2007年时,瑞士人均乘火车出行达2103KM/年,居世界首位。
除了SBB外,还有很多私人承运公司,他们与国家联邦铁路公司一起完成了繁重而有绪的承运任务,没有恶性的竞争也没有垄断,只追求安全有序的运行。由于铁路的快捷便利,也改变了瑞士人的生活方式。人们更喜欢居住在乡村、城市周边等地区,毕竟这些地区的环境相对城市来讲更开阔、更宁静。早晨上班时分,经常看到提着公文包的白领一族从楚格(Zug,苏黎世州旁边的一个州的首府,临Zug湖,古老的小城镇安静悠然,很有风情,非常宜居)过来的火车上手持报纸走下来,没有步履匆匆,一切都显得有条不紊。
三、干净、舒适。
瑞士的火车里永远看不到中国春运的情形。每个人都显得很轻松自在,读报、看书、即使聊天也是“窃窃私语”。瑞士火车分为一等车厢和二等车厢,在我感觉,一等车厢就是座椅更软一点,票价更高一点,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差别。当地火车根据承运公司不同代号亦不同,大致有两大类:地区间快车(Interregio)和城市轻轨(S-Bahn)。地区间的快车,可以通过网络或电话系统提前预定座位,城市轻轨则不需要。但是根据我的个人经验,如果乘坐人数少,又没有非要大家坐在一起的要求,基本不需要预定座位,反之亦然。所有车票均未标座位号,上车后,除标有预留的座位外,都可任意选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瑞士的登山火车。
众所周知,瑞士是一个多山的内陆国家。瑞士山峰之多、之险、之美是世界闻名的。1845年,法国人为了将火车行驶进瑞士境内,在西北部边境城市巴塞尔(Basel)修建了第一座火车站,但是两年后,才在一条不同的铁路线上第一次通车。
真正的瑞士火车第一次通车则是在9年之后的巴登至苏黎世线上,全长近30公里。勤劳坚韧的瑞士人民在此后的150年间,打通了隧道、修筑了桥梁,包括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大隧道——15公里圣哥达大隧道(1882年)。而且还在19世界70年代发明一种齿轮铁路,使乘火车登山成为可能。(注:2010年10月15日新的57公里圣哥达基线隧道已经两端贯通,预计2017年正式全线通车。
据说当年,维多利亚女皇就是乘坐这种齿轮火车登上瑞吉山的。